山东省滨州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百利宫赌场平台: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绷紧防溺水“安全弦”,建立健全学校“教育人”、家长“看住人”、部门“管住水”、政府“督办好”有机结合的四项机制,形成联防联动、群防群治的防溺水工作网络,连续三年实现未成年学生“零溺亡”目标。
统筹谋划部署,全面压实防溺水工作责任。印发《滨州市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实施方案》,从工作职责、安全教育、水域排查、事故处置、责任追究等多个方面,明确地方政府及教育、公安、水利等部门职责,建立各方共管的联防联控机制,实现隐患联排、问题联治、风险联控、工作联动,全力推动防溺水工作落地见效。推行党政主导、部门主责、镇街主体、学校主教、家庭主管“五主”联动制度,确立县(市、区)长、镇长、村长、校长、家长“五长”责任体系,厘清校内、校外安全责任边界,落实校园周边水域安全巡视和义务监管,对有玩水苗头和下水游玩的未成年学生及时予以劝导与制止,严防溺水事件发生。联合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等部门建立防溺水督查机制,开展防范溺水“除险保安”行动,根据属地、所属单位(部门)负责原则,对危险水域、重点区域设立警示标志和有效防护设施,发现和督促整改防溺水安全隐患。
强化宣传教育,构建全社会防溺水新格局。抓好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安全教育主阵地作用,严格落实“1530”教育模式,每天放学前1分钟提醒、每周5分钟专题教育、每月30分钟全流程演练,让安全教育真正融入日常教学中;创新开展“沉浸式”课堂,打造“18秒下沉危机”体验课,让课堂有“震感”,学生受触动,得警醒。抓好家校共育,定期召开家长会,播放警示片,传授安全知识,让家长“心中有数、肩上有责、手中有策”;创新实施“上放学离家离校告知”和“假期每周安全提醒”,全市1115所学校12800余名班主任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定时向学生和家长发布“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消息,做到人人“喊答应”。抓好社会宣传,结合季节特点,在节假日前发布《致家长的一封信》,镇街利用宣传车、小喇叭等,广泛宣传防溺水常识,做到“天天播、处处放、人人看”,唤起全社会对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支持和配合;通过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增强学生避险意识。
实施常态监管,筑牢全覆盖防溺水防控网。全水域排查,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一图一库一表”,即风险隐患图、风险数据库、风险台账表,对全市1.8万余处河流、水库及池塘等进行风险研判,凡是曾经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域都作为高危水域,竖立明显字样标识标牌,累计在7328个水域风险点设警示牌2.7万块、救生设施3.2万件。全方位巡查,设置“乡村公益岗”2.2万余个,发挥其熟悉环境、水域、户情等优势,利用茶余饭后逐户提醒、重点时段逐河巡查;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组织优势,成立义务巡查队,在暑期、周末等重点时段、易涉水的水域进行重点巡查,发现学生戏水、游泳、逗留的,及时劝离。全社会防范,节假日期间,学校将学生实际居住地推送到镇街,镇街督促村(社区)干部人人见面、天天“点名”,并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子女等群体;利用闲置校舍开展假期托管,创建“筑梦书屋”,发动志愿者陪护留守儿童,减少因无事可做聚集或独自下水游泳造成的溺水事故。
加强培训演练,练好预防学生防溺水基本功。开展学生游泳培训和监管,针对未成年学生“喜水”“爱水”天性,坚持堵疏并重,在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建立220余所简易游泳池和“天然游泳场所”,聘请专门教练和救生员,把中小学生的游泳活动置于安全、有效监管之下,已累计培训未成年学生2.1万人,力促学生们从“旱鸭子”向“水鸭子”转变。开展溺水情景体验,将“科学施救”纳入安全教育,邀请专业人员普及防溺水教育,让学生“体验式”感受溺水危险,通过情景模拟、救援工具使用教学等向学生普及“同伴遇险如何正确求助”常识,确保防溺水教育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开展溺水救援演练,发挥市游泳协会作用,培训一批有资质的体育教师或人员持证上岗,进校园开设公益游泳课堂,加大对农村救护人员救援、打捞能力培训,确保落水求助,快速出击。充分利用9958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安全游泳培训、暑期水域巡查与水上救援。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利宫赌场平台_澳门百利宫官网¥注册网址 中文域名:百利宫赌场平台_澳门百利宫官网¥注册网址.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