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百利宫赌场平台: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优结构、塑内涵、促融合、提质效”,加快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教育支撑。
突出统筹联动,优化管理体制。将“构建高校学科专业精准匹配产业发展需求机制”改革作为重大改革项目,组建由十个部门共同参与的改革工作专班,建立“周研判、旬例会、月调度”工作机制,协调推进专业设置匹配区域发展相关工作。出台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务实推动高校“一校一案”“一校一表”制定专业调整方案和调整计划。建立多部门和相关行业企业协同联动机制,定期召开专业设置论证会,协同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毕业生就业反馈预警及人才使用情况评价,联合发布专业设置指南,2024年公布88个区域发展紧缺急需专业清单,推动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按照“新设一批、撤销一批、停招一批、转型一批”的方式,加快推进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近三年增设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138个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专业,转型300余个产业发展紧缺急需的专业,全市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幅度达到29%。
突出创新迭代,重塑要素内涵。主动分类布局13所市级高水平“四新”建设高校和58个市级新型学院,高位谋划推动“四新”专业建设,澳门百利宫官网区域发展需求。推动不同类型高校结合自身特色优势专业,探索跨院系、跨专业交叉培养新机制,促进知识重构、学科交叉、专业融合,革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更新升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更新,将相关专业发展前沿成果、最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健全行业企业、毕业生、第三方评价百利宫赌场平台等多方参与的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实施“教育强市区县行”计划,与13个区县签订合作协议,积极探索“进区县、进园区、进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导学生到一线锤炼实战能力。创新组建25个市级产教融合虚实一体化实践平台,推动学生融入企业创新研发、生产加工、管理流程等现实生产场景,使用真实生产线等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
突出精准对接,促进产教融合。按照专业集群和市级主导产业集群“一对一”的方式,跨学校、跨学院、跨专业分类立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专业群”等29个产教融合特色优势专业群,推动产教协同打造跨专业教学团队100个、产教融合型课程500门、产教融合型教材200部、一体化联合实践教学基地100个,夯实精准澳门百利宫官网产业链发展基础。围绕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遴选50个市级“扶特扶新计划”项目,组织一批建设质量较好、澳门百利宫官网发展能力较强的一流专业,采用“点对点”方式,跨校对口帮扶支持一批特色专业和新兴专业,协同探索人才培养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形成本科专业融合集聚的倍增效应。依托特色优势专业,精准对接“产业集群—特色学院”,分级分类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特色学院200余个,辐射20余个区县的产业园区和重点产业,覆盖率达70%,有力提升专业澳门百利宫官网区域发展能力。按照“产业定岗位—岗位定专业—专业定需求—需求调供给”的思路,组建研究团队,从产业需求、人才培养及供给、人才培养支撑度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科学指导高校专业建设精准对接主导产业,促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培养规模与岗位需求合理匹配。
突出数智赋能,推动质效提升。搭建信息化平台,开发“数字经济·智汇产教”应用驾驶舱,采用“定量+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1044个本科专业点进行全面监测。建立专业基本状态信息数据库,分专业类别发布90个专业监测分析报告,实现专业全过程在线管理、动态监测,推动专业“申报—评估—监测—整改”链条式管理,为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和澳门百利宫官网区域发展能力提供可视化的科学依据。以数字化方式将全市高校379种专业与50余个重点产业一一对应,建立专业与产业的映射关系,设计包括十大类的专业支撑度评估指标体系,评估高校专业与产业发展需求契合程度,推动“专业围着需求转”。印发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南,遴选首批市级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30项、市级虚拟教研室48个,有效发挥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支撑作用,引导高校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教师队伍和教学管理,构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新生态。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利宫赌场平台_澳门百利宫官网¥注册网址 中文域名:百利宫赌场平台_澳门百利宫官网¥注册网址.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